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www.56wangp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知道只有严嵩和陆炳在西苑才有直庐,所谓的“直庐”就是专门一间挨着大殿的房子,让你晚上也可以陪着皇帝,随时听候吩咐。这个恩宠可是连徐阶都没有。

这让严嵩大大警惕起来,知道嘉靖帝对李默的恩宠不是无的放矢,他如果是想用李默敲打自己倒还罢了,但现在看样子是有用李默取代自己的意思。

所以严嵩这时候就要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表现出“接受”的意思,表现自己安分守己,毫不违逆的样子,让嘉靖帝心中产生愧疚,也产生一种“严嵩是朕所用,十几年来还是听话的”想法——当然这只是麻痹嘉靖帝和其他臣子,私下里严党骨干已经加紧了倒李的步伐。

当然,这一次的大起大落也让李默有所改变。以前那“偏狭”的性子收敛了不少,连话也会说了,也知道不触怒皇帝的心意了,这次地震的事情要是放在被罢官之前,李默断然是不会替皇帝遮掩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天自省,合于古训;有过自责,也算常人修身应有之义。但是,帝王决非常人,而是‘圣天子’,不惟‘圣’,且高居天人之际,近乎‘神’,能自省其过,已殊非易事,若进而写成文告颁示天下,就更加轰动舆情了。”李默道。

嘉靖帝心头大悦,不由得道:“爱卿之言甚是。”

李默大受鼓舞,道:“何况本朝罪己之诏,只下过一次,便是在土木堡之后,英宗命许彬书诏及谕群臣敕,遣祭土木阵亡官军,但土木堡之变系国家危亡,非是天灾,乃是。而最大的天灾属永乐时期,三大殿被焚……彼时太宗也没有下罪己诏,而是下诏求直言……”

没想到这御史当即道:“那就请陛下也效仿太宗,下诏求直言!”

这时候众臣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以为李默总算会说话了,结果这话还是不太周全。

永乐十九年四月,新建成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会遭火焚毁。当时据说是有三个大火球从天而降,直直落在三大殿上,将三大殿焚烧殆尽。面对朝野议论纷纷的现象,太宗下诏征求意见,希望朝野明智之士为他找出雷击三大殿起火的原因。别说,还真有人积极响应,朝廷礼部有个名叫萧仪的主事率先给朱棣递上了一个奏本。这位六品小吏胆子挺大,在奏本中说“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当然太宗在迁都这事情上绝不容更改,于是萧仪翘辫子了。

要说太宗朱棣为什么不下罪己诏,那很简单,他要罪己,最先一条就是“靖难”,臣子造反,君王蒙尘,皇位不正,他怎么可能承认呢?所以他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那就是不罪己,而求直言,也就是说,让大臣们说话,但不要评价我即位以前的事情,把我当了皇帝这十九年的功过拿出来看看,是哪一条没做好。

于是臣子们纷纷上套,有的说皇帝好大喜功,专事征伐,有的说皇帝劳民伤财,说来说去也不痛不痒罢了,而且等到萧仪的奏疏一上,太宗一看,好好好,来的太及时了,就把这本奏疏挑出来,下旨让这些科道言官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都敞开心怀说说迁都究竟对不对。

初夏正是多雨的季节,雨水说来就来。言官与大臣们对辩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就下上了。没有皇帝的圣旨,谁也不敢挪动,皇宫午门外的广场上,言官与大臣虽然都淋得落汤鸡一般,但仍争论得面红耳赤,一天也没有辩论出结果来。于是太宗让他们第二天再来午门广场下跪辩论。这些人也不顾刮风下雨,你一句我一句不依不饶地争论着,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辩论的是迁都,而事情本来应该是检举皇帝的功过是非的。

于是这三大殿被焚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皇帝不仅没有罪己,甚至也没怎么被臣子们批评。李默觉得这事情可以效仿——但他却没有看明白,太宗一生的最大污点就是靖难,而他当皇帝的二十二年,无可指摘,功业同符唐太宗,什么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你让多少个帝王想要得到这八个字的评价,还得不到呢。但是当今的嘉靖帝,即位也有三十五年了,比太宗享国祚的时间还长,但他的功业,能不能比得上十分之一?

太宗说,不管我即位以前的事儿,但说我当皇帝这十九年,有什么过错只管说,臣子们就鸡蛋里面挑骨头,硬给他挑毛病;你要让嘉靖帝说,来来来,我当皇帝也有三十五年了,把我的过错都说一说,那大家闭着眼睛不用想,张口就来。

对太宗来说,罪己诏和求言诏是有很大区分的,对今上来说,罪己诏和求言诏没什么不同。

李默一下子语塞,嘉靖帝的神情又开始晴转多云,这时候还是徐阶不疾不徐地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救政不如救灾。天灾面前,着眼于检讨和改进政事中的问题是很重要,感动上苍,挽回天意是很要紧,但一味乞求老天的佑护,忽略抗灾救灾是决计不行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组织救济。”

众臣都被那一句“救政不如救灾”所打动,连嘉靖帝也喃喃自语了几句,点头道:“……这次受灾的地方这么多,又是寒冬腊月,如果地方上赈济不利,冻馁之人,又不知多少。”

他说着看向徐阶,温言道:“有救灾的条陈吗?”

徐阶刚要回答,就见李默高声道:“臣这里有防灾救灾九事,请陛下察纳!”

只见李默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疏来,一条条道:“……蠲免田租,发粟赈济,赈粜粮粟,请以医药,调运粮食……”

这一条条说出来,还真的算是救灾良策,徐阶将自己的奏疏又塞回了袖子里,而严嵩的眼睛睁开了一下,随即又闭上了。

接下来,众位官员也纷纷献上自己的对于救灾的补充,嘉靖帝立刻施行的就有十二条,这让众臣工不由得欢欣鼓舞,虽然冻地鼻涕都成了冰柱,但却恨不能手舞足蹈连呼圣明。原因很简单,这些官员已经多少年没有这样正式地、像大朝会一样一心一意讨论国家大事了?嘉靖帝能露面,还能听得进去谏言,居然让这些被磋磨已久的官员感激涕零了。

这当中坐在皇极门左侧的一个穿着鹭鸶青袍的官员却愤怒地抬起头来,直直注视着那黄舆盖下面的皇帝和重臣。

一场史无前例的灾祸之后,既不罪己也不求直言?

生民嗷嗷,国家困顿之极,乃至上天降下灾祸,希望为政之人看到自己的错误,承认那是他二十年修玄不上朝导致的上天示警。一道诏书,承认自己的过错,有那么难吗?这帝王的颜面,难道比千千万万的百姓挣扎在生死之际的苦痛还要大?

灾情如火,州府县衙是星驰夜报,奏闻日夜不停抵达京畿,通政司一刻不敢迟缓,上奏内阁。

“礼科给事中何起鸣以西安等地震经月,压伤人民甚众,奏请免织造羡余银八千八百三十两,可以免……巡抚都御史张祉祭告西岳华山,即刻动身,不得延误!”

徐阶忙得焦头烂额,各项救灾工作十分繁重。

“咱们大明的这机构运作,别的都好,就只一样,”徐阶道:“没有专门的赈灾机构,救灾工作全由户部来承担,户部不敢擅专,又须禀内阁而行……这也不是回事。”

没有得到回应,徐阶才将水晶镜子摘了下来,问道:“叔大,你怎么了?”

张居正抿了抿唇:“……就是看到老师日夜忙碌,做学生的,却丝毫不能分忧。”

徐阶笑了一下:“谁叫你是二甲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你若是三甲,现在就在六部观政,最好在户部,然后就能帮帮为师了!”

本是一句玩笑,庶吉士何等清贵,将来入阁,自有青云之路,如果能考上二甲,谁会考三甲,只能参决庶务罢了。可没想到张居正却认真地点了点头:“学生还真是恨不能在六部观政,总比坐在翰林院无所事事地强。”

他说着还是忍不住道:“老师……上天降灾,其召灾之由,便是上天对朝政的警示。是陛下德行有亏,郊庙不亲,祭祀不正,也是大小臣工所行不公不法,朝政有缺,是以无从仰合天意,以致生此巨祸!”

徐阶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张居正站起来,“以学生来看,如今是救政比救灾还要严重!”

他紧紧握住双拳:“如今四方多事,国事稠溏。一是土地兼并,起科太重,征派不匀。致使百姓放弃田土,以避差役,荒田弥望,招人垦种,无有应者。吏书因缘为奸,增减洒派,弊端百出。二是各级官吏苛派百姓,民间易尽之脂膏,尽归贪吏私橐,使民生困苦已极;三是大臣朋比徇私,贪污,奸邪用事,以私废公,于民生疾苦,不使上闻;四是刑狱不公,积案不办,重案多冤多枉,使良民久羁囹圄,怨气冲天;五是连年用兵,毫无宁日。南倭北虏,无以靖宁,而用兵之时,任意烧杀抢掠,将良民庐舍焚毁,又计良民首级报功;六是清流只知诤谏,而浊流如衙门蠹役,恐吓索诈,致一事而破数家之产……这桩桩件件,是我大明最深之弊,如果能救一条,则所活之民,更要甚过这次大灾!这天灾压垮了八十万军民,可这六座大山,却要压垮我大明六千万百姓!”

“如今天灾既然降下,正是一条条修省,一条条补救的大好时机,”张居正道:“朝廷上下,应该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尽除积弊!这大灾之后,皇帝既然自己说出罪己诏,为何内阁不竭力促成,不领衔上书,规劝君父?为什么不自责,为什么不修省,为什么不匡救时弊?!”

“你说内阁应该促成罪己诏?”徐阶就道。

“人主救荒所当行者,一曰恐惧修省,二曰减膳撤乐,三曰降诏求直言,四曰遣使发廪,五曰省奏章而从谏诤,六曰散积藏以厚黎元。”张居正道:“宰执救荒所当行者,一曰以燮调为己责,二曰以饥溺为己任,三曰启人主警畏之心,四曰虑社稷颠危之渐,五曰陈缓征固本之言,六曰建散财发粟之策,七曰择监司以察守令,八曰开言路以通下情。”

“宰相救灾最重要的,是启人主警畏之心,虑社稷颠危之渐,开言路以通下情!”张居正道:“可是内阁如今,让皇上有所畏惧了吗?考虑到社稷危险了吗?请求广开言路,使下情上达了吗?如果做不到这些,赈灾只是治标,不能治本!既然不能治本,灾祸还会发生,而内阁就仅仅只是三天两头,没完没了地赈灾吗!如果不从源头上改正错误,祸事就永远没有消弭的时候!”

“我看你的模样,怕是还没醒呢,”徐阶脸色不好,措辞更是前所未有的严厉:“想要挽刷颓风,修举务实之政——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张居正一怔,徐阶怒道:“二月份,就要外察了!”

“罪己诏不过是一道诏书,那诏书能干什么?”徐阶道:“官员的审查才是重中之重!而这次的察官,也不会是别人了,一定是李默!”

张居正还有些懵然:“……李默是天官,本就该铨选外察?”

“问题是,在李默之前,陛下本来属意严党的万镗。”徐阶道:“但这次李默忽然重获圣心,取代万镗,风头无两……我听说,陛下有让李默入阁的意思。”

吏部尚书按例不能入阁,张居正就道:“如果李默要入阁,那就需要解除吏部尚书的职务,那如何还能主持外察呢?”

“你还不知道吧,我刚得到的消息,明年不止外察,还要京察,都是他李默主持。”徐阶眯起了眼睛:“这次皇上不罪己,却要罪臣。他要拿严党来平息众怨……我怀疑,陛下有扶持李默而取严嵩代之的意思,他让李默主持铨选京察,然后黜落严党,一来把这次的灾祸全都推到严党身上去,算是给天下一个交代;二来是给这位新首辅立威……我们这位陛下,是恨之欲其死,爱之欲其生啊。”

皇帝授权李默,对官员进行审查,如果仅仅是外察也就罢了,但皇帝额外要开京察,就是让李默大开杀戒的!因为李默是一定会让严党重创的,他难道不会报复严嵩阴谋算计他罢官?!而这正是皇帝要的结果,他要用严党来给天下交代!

张居正猛然一惊:“不会吧,严党横行十几年,说罢斥就罢斥了?”

“当年如何恩礼张璁,还不是说罢就罢,”徐阶叹了口气:“你们哪里知道……”

徐阶不由得想起了往事,嘉靖十年八月,张璁秉政的时候,彗星见东井,嘉靖帝心疑大臣擅

政,同时要为彗星这一天象追责,一番质问下,张璁因求致仕,而当时张璁的权势,可比如今的严嵩大多了,嘉靖帝却用一颗星星,就将秉政三年的张璁罢免,以至于后来张璁复相,又一次遇到了彗星的时候,他是一天都不敢多留,自己收拾东西要回老家。

“皇上不会检讨自己施政的过错,他只会追责大臣,”张居正喃喃道:“……连张璁这样有大功,严嵩这样尽心尽力十几年的老臣,他都可以抛出去。”

“你是在替严党说话吗?”徐阶道:“皇帝虽然有错,但大臣的错更多!嘉靖十五年之前,朝政还算清明,十五年后,坏的一塌糊涂,可皇帝还是那个皇帝!该为之负责的是臣子!”

张居正道:“学生怎么会替严党说话,只是没有想到,我们筹划了这么长时间,想要扳倒严党……都不用了。”

徐阶却道:“京察是大风暴……李默要收拾严党,难道严嵩会坐以待毙?那就太低估这位柄国十几年的老首辅了!”

张居正不解道:“难道李默有皇帝撑腰,还斗不过严嵩?”

“这事情变数很大。第一,我猜严嵩已经猜到了皇帝的心思,而且已经有了对策。你知道他最擅长什么吗……以退为进。”徐阶笑了一下,意味叵测:“当年就是以退为进,杀了个回马枪,将我的老师打下马去……如今我看他的样子,是又有了盘算,也要如法炮制一回。”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陛下在犹豫,严嵩去位,接任的李默实际上……不符合他的期望。”徐阶道:“你别看严嵩这些年窃国擅权,但他善于引导皇帝的心意,让皇帝觉得他事事顺从自己,很少违逆;而李默,自负意气,偏持己见,在皇上看来,是一柄不太好用的刀。”

“六年京察,龙争虎斗啊……”徐阶感叹了一声:“要跟我门下的人说一声,这次京察,都安分守己、悄无声息,任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我们作壁上观。”

“这就是所谓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吧。”张居正道。

徐阶却没有丝毫得意之色,他心中已经有一种感觉,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而伤的那个……

徐阶低声道:“小子眼睛还是浅薄啊。”

被莫名其妙骂了一顿的张居正也没有听到徐阶的解释了,他被徐阶轰了出去,悻悻离开了。

倒是徐阶站在窗前,心道严嵩与李默相争,都要来拉拢他徐党,按理来说他徐阶本该是最得利的一个,其实……不然。

因为严嵩如果胜了,他徐阶和李默撇清关系,还能当他的次辅。若是李默胜了,皇帝第一个就会拿自己和李默分权,李默就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斗败了严党,但皇帝却把首辅之位给了徐阶,因为从头到尾,皇帝只是拿首辅之位做个诱饵,从来没有明说让李默入阁为辅的话。而李默做首辅也不符合嘉靖帝的期望,他要的是一个柔和的、媚上的、顺从自己心意的人,这个人就是徐阶。所以徐阶如果上台,就会面临李默的攻讦,李默持天官之权和徐阶对抗,这就是嘉靖帝希望看到的,下属明争暗斗,越是对抗,越是争斗,他就越高兴,因为威胁他的力量少了,他的皇位自然稳固。

一个是安安稳稳的次辅,一个是屁股底下有如火烧、而且永远无法施展大权的首辅,徐阶早已经有了选择。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在局势的权衡中,他可以摒弃深埋了十几年的仇恨,他不会让这种仇恨,蒙蔽自己的眼睛。

而且相对明年的京察来说,他更看重的是丙辰会试,因为他就是会试的主考官。

从任命徐阶做主考官就可以看出嘉靖帝的处心积虑,他给李默放了大权的同时,却又害怕他权力过炽,便让徐阶取代李默的党羽成为会试主考,三方势力,暗流涌动,已经准备着开春角逐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四人轮换C一人宿舍

四人轮换C一人宿舍

迷鹰
东汉末年,灾祸四起,战火弥漫,乱世开启,百姓苦不堪言,而后更有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历史血腥,华夏之耻。无意来到汉末的周晨决定要做点什么!!剧情很老套,周晨决定拜蔡邕为师。
历史 连载 2万字
日韩一卡二卡3卡四卡2022精品

日韩一卡二卡3卡四卡2022精品

梦开
不是吧,退伍前最后的任务竟然是让我去泡妞!而且还是个极品女总裁!这该咋办?华夏龙神榜排名第一的兵王叶舟,接到此生最难的一个任务!我本兵王,实力张狂,我本仁慈,别逼我嚣张。泡最美的妞,踩最狂的人!冷风之中一根烟,无敌真的很寂寞。
历史 连载 230万字
九尾狐外传国语

九尾狐外传国语

朱藤紫骢
南宋嘉泰二年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淅东萧山祗园寺内,行将不久于人世的宣奉大夫来廷绍手捧来氏宗谱,回忆起先祖来兴儿传奇而辉煌的一生,不禁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命诗》: 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志渐消磨。 昨宵饮药疑尝胆,今日披衣似挽戈。 分付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 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声三渡河。 时光倒转,依稀回到了数百年前.....
历史 连载 53万字
欧产日产国色天香吗

欧产日产国色天香吗

付麒麟
(郑重声明:稍微有点耐心,你才会发现这本书,会是一部不错的作品)Q群:113977870 现代人张平穿越到了一个豪门公子哥的身上,但却是欲哭无泪,因为这个豪门公子哥身患重病,不久前还吐血三升。虽然已经有了一妻四妾,却也只能瞪眼干看……一妻四妾,竟然全部是为了给他冲喜才迎进了大门,而且,还全部是未经人事的少女,上有老太君要孝顺,下有侄子需抚养,中间……还有一个寡嫂…什么?……不能打嫂子的主意? 其
历史 连载 94万字
儿子一晚上要了我5回咋办

儿子一晚上要了我5回咋办

大虾就鸡蛋
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 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为辅臣却要与狼为伍,眼见佞臣糟蹋大好河山却无能为力是孤臣李东阳的遗憾, 本应是最早萌芽资本主义的强国却被满清所取代,这是明朝的遗憾。 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现代中医,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一家少年身体后读书,赚钱,把妹,悄然改变着天下,我的大明朝再无遗憾! ps:已有百万字小说,请放心收藏! 书友群43150
历史 连载 65万字
三国之帝临天下

三国之帝临天下

苍山泪
刘平字天机,从现代穿越而来。虚无中与他一同掉落到东汉的戒指被南华老仙所截住,一无所有的他被强征入伍。他原为董卓手下一名府门守卫,因为陪同曹操刺董的机遇之下,他摇身一变居然成为董卓最倚重的谋士之一,谋士尚可谋反。真亦是假,假亦是真。
历史 连载 9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