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www.56wangp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安城像是横亘的巨兽,匍匐在苍茫的大地上,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都城,但是在这一年的夏天。却迎来了一场灾难,这说不清是自找的还是被人强加的灾厄降临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之中。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最初的起因是怎样,也没有人会去关注这些东西,只是朝堂上的官员们在这段时间里全都人人自危,每个人都过得诚惶诚恐。因为最近长安城之中的官员正在遭受着一个来历不明的势力的狙击。

“听说了吗,昨天晚上,兵部侍郎曹云山大人家里遭灾了!”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在一家酒楼里边自斟自饮着,在他的旁边的一桌人悄声商议着,但是两桌相邻甚近,他还是将他们的对话听在耳中。

“怎么啦?难道说那个人又出手了?”旁边的人一听这话,顿时更加小心的回答道,似乎生怕被人听了去,但是却又忍不住心中的那一份激动,这可是大事儿,这是这个月第几个人了?他们都不记得了。

“这是这个月栽在那个人手里边的第五个了吧!”中年男子夹了一颗四喜丸子刚塞进嘴里,就听到这样的感叹。

“可不是,户部张大人,礼部胡大人,还有吏部长孙大人,这些都是在这个月里边被那人揪出来的!真是想不到啊,这些当官的居然是这样的人,当初他们在长安城里边办差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子的啊!这才几年啊!”不尽的唏嘘,这些百姓对于这些长安城之中的官员全都是甚为了解,因为在这些当官的升任朝中大员之前,全都在长安城之中当过小吏。这也是官场之中的潜规则了,在升官之前,都要到天子脚下办办差,方便上面的那些人考察你的能力。所以长安城之中大半后来升迁上去的官员,在长安城都是做过小吏的。

“哎……别说这些了,当初是什么时候?那可是在他们升官以前,那个时候要是表现的差了。怎么能爬上去?所以当时他们是不是装出来的,我们谁都不知道,但是现在这个神秘的人,可是真的让老朽佩服万分!”就在此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忽然传出。却是另一张桌子上的一个老者出声了:“这些当官的,在其位,却是不谋其政,这是在做什么?尸位素餐?不仅仅不想着为百姓办事儿,反而变本加厉的想着怎么收刮。这算是我们的父母官?我呸!这个神秘人居然能刨出他们这些秘密,还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写下认罪书,然后自己跪在朱雀门前认罪伏法,这实在是大快人心啊!”

“就是,这神秘人究竟是谁啊?这样神通广大,简直就是无所不知啊!你瞧瞧这一次这个曹大人,就连当年她小时候偷了邻居大伯家的一颗梨都写出来了,这简直比曹大人自己都记得清楚了吧!”一个人说道。

“什么曹大人?现在就是曹贼,你没瞧见他这些年克扣了多少的军饷?作为兵部侍郎,手里边掌握的可是实实在在的权利。各地的府兵的军饷都要经过他的手,可是你瞧瞧这一次他自己写出来的,用陈米换取新米,从中渔利,新米五文一斗,陈米多少钱一斗?三文!这一斗米他就克扣了两文钱,全国上下多少的府兵?其中又有多少直接归他下拨军饷?他一年就这样克扣下来的银钱,恐怕足够在长安城买下两栋豪宅了!”一个书生装扮的年轻男子此时出声分析道:“就算他一年下拨的军饷百万斗米,也就是二百万文,一千文和一贯。也是两千贯,两千两银子啊!”

这个数目不算不知道,一算下来,顿时所有人都惊了。两百两是什么概念?一家三口在长安城一年的花费也就是几十两银子,他这一个小小的兵部侍郎从四品的官衔,每年的俸禄也不过几十两。可是他怎么一搞,每年获得的银钱足足够他干上百八十年了。这样的利益面前,谁能无动于衷。所以那怕这些人只是在讨论,就只是听到这个数字。全都呼吸一阵的急促。

“这算什么?那户部的张大人,那才是真正的日进斗金啊!在这个执掌着大唐朝廷钱袋子的部门里,那才是老鼠掉进米缸里,绝了去了。一年少说万两雪花银!”

长安城百姓在这两个月里,全都人心浮动,对于大唐朝廷更是怨愤滋生,对于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全都感到无比的愤怒,要求朝廷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让朝堂上的所有的官员全都坐立不安,他们这些人全都没有一个干净的,要是哪一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的头上,下场恐怕也是一般无二。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甚至比起百姓,他们更加的希望这件事情能够早日达成一个共识,毕竟达成了协议,之后的事情才好办,不然谁知道他们刚给出解释之后,自己转身就被那个神秘人找上门来,那个时候才是欲哭无泪。可是他们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时候,却丝毫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人知道那个神秘人到底是谁,到底在哪里,这怎么才能让那个人满意?这也没有丝毫的标准,找不到那个人怎么做都有可能是错的,可是什么都不做那局势就将会越变越糟糕。

那些大臣焦虑的每天都无法安睡,毕竟谁都不干净那么谁也别说谁,暴露出来的就惩治,没有暴露的就算了。但是所有人却都在相互提防着,因为他们都在猜测谁才是那个神秘人,因为谁也无法保证那个神秘人不是在朝阳之上的某个人啊!毕竟那么详细的信息,要是没有强大的实力支撑,是绝对无法完成的。可是这样的实力到底是谁?没有人可以相信,每个人都在小心地提防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整个朝堂上可谓是山雨欲来。

但是在这个时候最着急的却不是这群大臣,而是李二,因为现在这个情况动摇的不仅仅是朝堂上的人,而是大唐的江山的根本——民心啊!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的事情,在大唐蛮夷世家相互勾连准备着起事的时候,忽然那爆发出这样的动摇大唐统治根基的事情来,李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敌人使出来的手段,但是转念间他就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这些人犯下的事儿全都是事无巨细的详细的记载了下来,要是是那些敌人有这样的能力的话,那么这大唐江山恐怕早就已经易主了。可是不是那些虎视大唐江山的敌人做出来的事情,那么又会是谁?

任凭李二想破脑袋也绝对想不到这是李宽做出来的事情。李宽这家伙这一次算是彻底的豁出去了,大唐不过刚刚走上正轨而已,这才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啊,这些大唐官员就已经学会了贪赃枉法,学会了贪得无厌,难道大唐官场就真的是这样?李宽上一次在长孙无忌的府邸见到了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之间的密谋,他心中感到一阵的冰凉。作为大唐储君的李承乾居然出卖大唐水师的利益,为的居然是换取倭奴国人的支持,可是倭奴国还剩下什么?两艘船上不过不足千人的海盗而已,却白白葬送了近四百名大唐的热血男儿。李宽感到一阵心寒,顿时对这大唐感到悲哀:在这个朝堂上,到底有几个官员是真心实意的为了这天下百姓?

带着这个疑问,李宽这一次玩了一个大的,他这一次回来只是准备敲打一下李承乾而已,可是现在却变成了他要试一试这朝堂上下到底有没有一个真心实意的为了百姓,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的,这些官员到底是真心实意的为民请命还是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前途。他强忍着在长安城之中变得敏感的鼻子,要彻彻底底的将这个朝堂梳理一遍,看看这满朝上下的大唐的中流砥柱是不是真的能撑得起大唐这一片朗朗乾坤。

三个女人被他安置在长安城外的一个小小的山村之中,这里民风淳朴,李宽自称是一家主仆四人准备在山林之间隐居,这些村民全都真心实意的接纳了他们的暂住,并且还热心的帮他们建起了自己的小屋,这让李宽更加坚定了这一次要做的事情,不为别的,只为了这些大唐淳朴的百姓,他们或许在这个世界上算不上什么人物,甚至连历史的尘埃都算不上,他们就只是一片无尽汪洋之中的一滴水,但是却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每当他在长安城之中成功的审问了一个官员,需要一个放松的地方让自己放松下来不会冲动的直接将那些官员直接一巴掌怕死的时候,他就会回到这里,和这些淳朴的山民待在一起,听着他们每天都说着同样的故事,回忆着他们普通的人生的一点一滴,他的内心总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静下来。

这段时间他在朝堂之中随机的挑选了一些官员进行悄悄的审问,在他的催眠术之下,这些官员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渐渐地对大唐的朝堂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些当官的,有很多人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当官,在那个位置上面,只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不折手段的做着那些绝对让人难以发指的事情。这样的官员在朝堂上占据了一成,但是正是这一成左右的官员,却是做下了大唐近八成的伤天害理的事情,比起大唐朝廷宣扬的那些反贼叛逆都要来的让人憎恨。但是李宽这一次却是没有直接将这些人斩杀了事,而是让他们自己将这些做下的罪孽写下来,然后去朱雀门外自首。至于那些没有多大的劣迹的官员,他让那些人忘掉了这段遭遇的记忆。(未完待续。)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新木匠皇帝

新木匠皇帝

傲娇的清风
发现自己是明朝老朱家的后人就吹了个大牛逼:“要是我能穿越回去一定要除掉关外的野猪皮,再来场大明版的工业革命,最后吊打全世界。”然后就穿越成了木匠皇帝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8万字
粗长巨龙挤进美妇

粗长巨龙挤进美妇

绯红之月
1852,是革命,或者是一场该改朝换代的改良。燃烧的铁与血,最终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mx5 视频 cn app 视频 视频?

:mx5 视频 cn app 视频 视频?

寒风飞天
魂归东汉,刘晔的想法是决不让诸葛妖人再度感叹‘苍天助曹不助刘’,初到新野,如何让刘备注意自己?这个有点难.......
历史 连载 14万字
侠女 悲哀

侠女 悲哀

小小淼
初唐贞观年间,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 国家走向真正大一统。 在这期间 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 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勤勤恳恳。 李靖程咬金等武将征战沙场, 北灭突厥,东平高丽。 庙堂上风云不断,与此同时,那隐蔽的江湖中也被搅起风云。 且与我一起,去看另样唐朝。
历史 连载 3万字
啾啾漫画在线入口页面免费阅读

啾啾漫画在线入口页面免费阅读

一百二十
吕布是我丈人!袁术是我亲爹! 穿越到三国的冯耀有一天忽然发现,他竟是袁术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历史从这一天开始发生了改变,统一三国只是练练手,冯耀的目标是让大仲帝国的子民傲立在全世界每一寸土地上!
历史 连载 0万字
北美大唐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书坊)
一支21世纪援助非洲、携带着中国维和战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们的特别船队。 一支四九年从大陆逃亡台岛,带着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败兵的难民船队。 一支由著名航海家郑和带领的大明下西洋的船队。 三支来自不同时空的中国船队,汇首于1774年北美西海岸的洛杉矶。 这一年欧洲诸国矛盾重重,七年战争只是暂时终结,新的大战正在酝酿。 这一年北美十三殖民地的人们召开了大陆会议,反抗殖民统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这一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