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小说网www.56wangp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廷窘迫,今卒丁新募、谷粮未行。……缓三月以练兵……我等奉诏令,当思效天恩、穷图己身。……贼今势大,仲颖兄处陇西、系社稷,望施解数阻敌于外,尽力于国。……]

十几日后,董卓收到了来自皇甫嵩的书信回复。仅只是粗略扫了几眼,他便被皇甫嵩在信中的说辞气地虎目瞪圆、浑身发抖。

“什么情况?”

见董卓一副活见鬼的表情,张煌心中好奇,站在董卓身后观瞧。这看着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皇甫嵩……竟然拒绝发兵?”

瞅了一眼面色阴沉的董卓,张煌不禁心中莞尔。在他看来,皇甫嵩十有**是看穿了董卓祸水东引、欲坐收渔利的策略,在回信中义正言辞地教唆董卓在陇西阻击凉州叛军,但他自个死活就是不答应出兵,说什么要“缓三月以练兵”,这摆明了是借口。

要知道朝廷吃了上回“湟中义从”的大亏,这回组织起来西征的军队,那可全都是从河内、河间、三辅之地征集的驻守军,绝不是什么新兵,你皇甫嵩若是说军队需要十日时间磨合磨合这也就算了,可这三个月,三个月足够西凉叛军一路打到长安了。到时候这段期间的损失谁来承担?张煌可不相信皇甫嵩考虑不到这些事。

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皇甫嵩宁可延误战机也要拒绝董卓求援的请求呢?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皇甫嵩看穿了董卓欲坐山观虎斗、坐观西凉叛军与他朝廷征西大军成败的险恶用心,因此他按兵不动,想要先看看董卓接下来的打算。

不难猜测,若是董卓当真怀有二心、不管是不是被迫投向凉州叛军,皇甫嵩都势必会将他作为率先打击的目标,宁可暂时放弃西凉叛军带来的威胁,也要先行铲除陇西势力,铲除董卓这个隐患;但反过来说,倘若董卓愿意率领陇西势力与西凉叛军交恶。那么皇甫嵩“借刀杀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借助西凉叛军的手,瓦解了一部分董卓的兵力,也算是替朝廷好好教训了这条怀有不臣之心的恶蛟。

“好一招驱狼吞虎之计。”董卓的心腹谋士李儒在看罢了那封书信后长长地吐了口气。想来这封信刷新了他对皇甫嵩的认识。

皇甫嵩,那可不是朝中那些迂腐的朝臣可比,只要利大于弊,坑一坑像董卓这样野心勃勃的同僚,他干得出来。

“这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眼瞅着董卓与李儒面面相觑的表情。张煌双手枕在脑后舒服地靠坐在躺椅上,嘴里啧啧地发出了并不带恶意的调侃。

不难猜测,眼下的董卓、李儒二人真有点骑虎难下的意思,前有韩遂、边章威逼利诱逼迫他将狄道拱手相让,后有皇甫嵩虎视眈眈,一旦董卓暴露丝毫不臣之心,恐怕多半要将他与西凉叛军一道铲除。

“要不然索性就投了韩遂?”张煌笑着调侃道。

“绝不可!”李儒当即大摇其头,特地加重了语气义正言辞地说道,“汉室虽日渐势微,然民心犹附。若反戈必遭千夫所指、万民唾骂。西凉虽地广,然何及中原富饶?”

他这番话,实际上并不是说给张煌听的,而是他看出董卓似乎有被张煌那句玩笑话说动心思的征兆,因此当即开口想要叫董卓打消这个念头。

与韩遂、边章那等反贼合作,那可注定是一条难以回头的不归路。姑且不说韩遂、边章二人能否在朝廷势力的反扑中守住目前所倾吞的地盘,但是与贼合谋、同流合污,却势必会遭到天下人的斥责。

在这个时代,一旦失去了“大义”,那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要出兵!”李儒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管皇甫义真到最后是否派兵支援。这一仗咱们都要打。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

“不惜代价?”李儒这较为反常的话让董卓闻言为止一愣,要知道他陇西郡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四五万兵力,而对过的西凉叛军,那可号称有三十万大军。

将军的武力的确可以扭转一场仗的胜败走向。但正所谓蚁多咬死象,拥有强大武力的将军被如潮如海的杂兵杀死,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平心而论,董卓对于能否打败西凉叛军,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若有万一……”

看得出来,董卓有些犹豫了。毕竟陇西是他多年来好不容易经营的势力,说实话他并不怎么情愿白白牺牲在这里,如果可行的话,他更倾向于当渔翁,而不是会被蚌夹住的鹬。

而对此,李儒倒没有多少担心,捋着胡须缓缓说道:“相信在下的判断,此仗过后,咱们得到的将远比失去的更多。哪怕不幸战败……”说到这里,他阴测测地冷笑了一声:“那也有皇甫义真替咱背负骂名!”

董卓与张煌闻言眼睛一亮,尤其是张煌,他很是佩服李儒就算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依旧能冷静地分析利弊。

李儒说得对,这场仗非打不可,因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董卓能在后无援军的情况下将西凉叛军阻挡在陇西、金城附近,那么单这一项功劳,就足以洗刷掉此前朝廷对他的怀疑与猜忌;而就算不幸战败,那也是因为皇甫嵩支援不利,是此人的失职,与陇西以及董卓何干?

望着董卓与李儒对视嘿嘿阴笑,张煌反而有些为皇甫嵩感到担忧:这位正直而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名将倘若真因为怀疑与猜忌,到了最后也拒绝出兵援助董卓,很难保证事后不会被朝廷责难,官职一撸到底。

次日,董卓便将一封战书派遣送往了边章、韩遂二人手中。这份战书由李儒亲自主笔,他在信中大骂边、韩二人背国投敌、助纣为虐,在道义上大肆批判二人。

据小道消息说,边章、韩遂二人在看了这封书信后火冒三丈,愤怒撕信,更有甚者气地口吐献血。

当然这只是小道消息,毕竟就算李儒在信中言辞激烈。将边、韩二人气地口吐献血这终归也太夸张了,但不管怎样说,边章、韩遂二人的确是被李儒给激怒了,要不然也不会立即拍案送回战书。约董卓在次日、也就是第三日的晌午过后,于狄道北二十里处的空旷荒郊决战。

其实较真来说,凭董卓麾下那四五万兵力,与号称三十万的凉州叛军在荒郊决战,这的确有些不明智。

不过李儒解释地很清楚。这场赌注他们赌地非常大,他们赌的并不是狄道乃至陇西这局部战场,他们赌的是朝廷今后对董卓的态度,以及皇甫嵩在日后是否还有资格对董卓产生肘制。

第三日,董卓一大清早便提兵前往狄道北二十里处的荒郊,在该处排兵布阵。

此战,董卓亲自担任中军主帅,李儒为三军军师,董越、牛辅作为副将;前军先锋官由段煨担任,董卓交予他两千步兵、一千骑兵共三千兵力;左右两翼由徐荣、胡轸二人负责。分别是徐荣三千步卒与胡轸两千骑兵;至于张煌。则化名张绣,担任他那位便宜叔叔张济的副将,领一千骑兵藏在徐荣的曲部后。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两翼阵。

另外一边,韩遂率军抵达的时间与董卓大致无二,不过他带来的兵力,那就要比董卓多上太多了,毕竟董卓此战只不过带来了九千军士,而韩遂,目测足足带来了四万。

这已经近乎是陇西郡内的董卓军的军士总额了。

两军的骂战不必多说,无非就是李儒授意前军先锋将领段煨上阵大骂边章、韩遂二人而已。

骂阵、斗将。这两招沙场上用来削减敌军士气的有力手段,已近乎成为传统。

虽然说段煨是董卓麾下武力值最高的猛将,但是斗将倒不是他亲自出马,毕竟前者担任着前军先锋的要职。这可以说一场仗中除中军主帅外的核心,一旦前军溃败,便意味着这场仗将会很难打。

再说到张煌,他眼下的位置属于左翼的后方,已经临近后军的位置。与其凭声音是猜测阵前斗将的胜败,张煌倒觉得还不如与旁边的便宜叔叔张济拉拢拉拢关系。毕竟张济那也是董卓麾下的赫赫善战名将。

而对于张煌,张济也显得十分热情,一来张煌是他主公董卓亲自引荐的人,二来,张煌喊他叔叔、哪怕是在外人面前这么喊,多少也化解了几分他曾经对那位疼爱的侄子的遗憾。

这不,对于张煌的虚心请教、张济毫无保留地将他这些年来在与外族冲突中所积累的经验一五一十告诉张煌。

“胡刀戎骑,你要记住,它跟我大汉的骑兵有极大的差异。”

“有何差异?”张煌好奇问道。

今年已三十五岁的张济看起来仅二十七八,下巴处的一簇小胡子更平添几分俊朗,让张煌很难相信他是一位是身先士卒、征战沙场的宿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回复术士的重启人生漫画 无修

回复术士的重启人生漫画 无修

追寻幸福
日寇侵华罪恶滔,西火儿女逞英豪。杀倭何妨施毒计,道计更比魔技高。孤儿于铁锁,聪明机敏,干练圆滑。对敌心狠手辣;驭下公义仁德。做事不拘一格,任性而不妄为。在他的抗战生涯中,数美投怀、左右逢源。堪称是抗日战场上的韦小宝。书中叙写的是山西长治西火镇的抗日传奇故事,书中人物历史可考,战争事实有迹可寻。不为其他,只为纪念那些快被遗忘的抗日英雄们!
历史 连载 0万字
太长了 轻一点 局长

太长了 轻一点 局长

草头禺
梦里几时才得醒,醒来万事已成古。古来英雄多豪杰,谁人识得冢中骨。人人叹:生难死易!岂知古今皆如斯!五代时分,各路节度如随风草,左右摇摆。昔有陈胜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有安重荣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历史 连载 3万字
啦啦啦在线观看高清视频大全

啦啦啦在线观看高清视频大全

石头与水
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非重生!非穿越!主更美人记,此篇会缓缓更新,传奇,正剧,合口味者请入,不合口味者慎入!
历史 连载 52万字
老周赵青徐娅全文

老周赵青徐娅全文

九鹭非香
两百年前,她万念俱灰纵身跃下寒玉山峰。两百年后,机缘巧合下,她再回九州,却只见满目疮痍。 而他……练笔作品……慎入!!慎入!!还是要入?好吧……被瞎了不准骂人╮(╯▽╰)╭下面来推荐一下自己的坑! !!
历史 连载 0万字
今天疫情最新报道

今天疫情最新报道

野生芒果
永乐盛世,文有姚广孝,武有朱能,郑和七下西洋宣扬我大明天朝之国威!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段英雄的强国之路,一个后世的人也糊里糊涂的降临这个时代……。
历史 连载 67万字
益虫观察原视频

益虫观察原视频

随风飘零一
这是《未央梦》的第二部,讲述的是汉宣帝刘询成为手握权力的实权皇帝后到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但这本书是小说,并不是历史真实,讲述了一个来自民间的睿智皇帝的后半生的故事,赵广汉之死,外戚的崛起,解忧公主的回归,在大汉帝国最强盛的后半段时间的故事。容我慢慢写…
历史 连载 23万字